十八大代表、海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亞麗
企業家要有領悟政策的能力
今日早報 記者 徐秀雰 解亮/文 黃曙林/攝
“珍珠是我們諸暨的特產,我很喜歡戴著。”記者眼前的馮亞麗,面帶笑容,一身玫紅色的大衣,脖子上戴著一串白色珍珠項鏈,特別精神。
家中七個兄弟姐妹,馮亞麗排行老四,員工都愛叫她“四姨娘”。也正如這個稱呼一樣,坐在記者眼前的馮亞麗,就像一位親切的鄰家阿姨。
作為十八大浙江代表團中唯一的一位民營企業家,馮亞麗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員工。為了能和企業員工一起分享這份榮譽,見證黨的偉大歷史時刻,她把一起來的員工安排在附近的一間賓館,方便經常去看望他們,分享當天的心情。
“你看,這位是我們最早招進來的黨員,當時還是剛畢業的學生。”馮亞麗看著身邊的一位秘書說,眼神里帶著對子女般的愛惜。
除了海亮集團董事長,馮亞麗還肩負著“黨委書記”一職。“非公經濟黨建”也成了她最關注的話題之一。
馮亞麗說,1997年海亮集團開始面向全省招收大學生,其中有很多學生黨員和退伍軍人,“為了讓這些來自各地的黨員員工找到歸屬感,1992年海亮就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,1997年成立黨委。”
發展到今天,僅僅在海亮總部所在的諸暨店口鎮,就有20個黨(總)支部,黨員637名。
“關于黨建,民營企業一開始沒有版本可以學習。”馮亞麗說,海亮的黨建工作開始得早,也摸索了一段時間。
剛成立黨委時,馮亞麗提出黨員活動不能拘泥于形式。“我們的大環境變化很快,人的思想也在變化,因此黨建工作既要符合企業的發展,又要符合年輕人自己的想法。”馮亞麗想著法子調動起黨員的積極性,培養優秀黨員在企業中擔任重要工作。“現在企業里很多黨支部書記都是分公司的總經理。”
海亮每年都會組織黨員紅色旅游,“帶著新黨員,去延安宣誓,宣誓的時候把五星紅旗掛起來,在場的每個人都會熱血沸騰。”馮亞麗透露說,海亮集團經過多年實踐,摸索出了一條特有的黨建之路,就是將黨建工作和企業的發展融合在一起,“黨、工、團”三個組織一起抓。
馮亞麗說,黨建工作能使企業發展更穩定,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,企業遇到發展的轉折路口時,海亮的黨組織起到關鍵作用。“2009年我們在內蒙古有一個建筑工程項目,冬天的內蒙古冰天雪地,南方人不太適應那里的氣候條件,一般人都不太愿意去。但是我們的黨員就帶頭去,鼓舞士氣,工程進展很順利。”
[談黨建] 非公經濟黨建意義重大,黨員幫企業渡難關
[談轉型] 黨的政策具有前瞻性,企業家要有領悟政策的能力
在銅加工行業,1989年就成立公司的海亮起步很早,也是業內的老大,但是馮亞麗早早地認識到,“如果我們固步自封不發展,就會被市場擠掉。”
談起企業發展的幾道關,馮亞麗覺得能順利渡過,一方面是幸運,一方面是領會了黨的政策。
這次的十八大報告,馮亞麗聽得特別認真,整份報告上覺得有感觸的地方,她都做了筆記,“我們黨的報告是很有前瞻性的,要細細去理解。”
“我記得中央是2003年提出調整產業結構的說法的,事實上,浙江省早就在強調了。我們很聽中央的話,2003年開始提高產品附加值,研發新的產品。”馮亞麗把傳統的銅加工工藝進行調整,設備也進行了全面更新。
因為要換新設備,看到原來還很好的機器就當做廢鐵淘汰掉了,馮亞麗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心痛不已。
就這么咬著牙,忍著痛,海亮下決心實現了產業的轉型升級。
“那個時候,如果一些老板能夠領會精神,提早升級,也就不會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陷入困境。”馮亞麗感慨道。
2006年,馮亞麗聽說國家要對一些傳統行業的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,“我怕銅加工行業也會下調,就先走了一步,到越南去辦廠。”
隨著這幾年國內用工成本的提高,國際反傾銷調查的雙面夾擊,海亮在越南辦工廠的優勢一下子顯現出來。“這幾年國內用工成本上升很快,但越南一個工人一個月只要80美元不到,同時也規避了國際雙反的風險。”馮亞麗笑著說,也許這也是一份幸運。
[談未來] 從銅加工到有機農業,堅持實業做百年海亮
這幾年海亮集團的路子越走越寬,從傳統的銅業加工,到做房地產、辦學校、做環保,到現在開始涉足有機農業,馮亞麗每一步都走得很穩當很小心。
“說起有機農業,我們整整調研了一年,董事會討論了三輪,當時有很多人反對,包括我在內,因為搞農業我們沒有經驗,投資期也很長。”
不過馮亞麗從來不是一個知難而退的人,在她看來,要么不做,要么做到最好。
11月5日,在到北京開會的前一天,馮亞麗剛剛和仙居當地簽下了3000畝土地的合同,準備用來種植玉米和稻谷,并建設配送基地。“我想做一個高標準的有機農業基地。”
打造百年海亮,堅持搞好實業,是馮亞麗自始至終的決心。
“實體經濟是發展的基石,作為一家實體企業,必須有一顆堅定的心,要有長遠和穩定的目標。”
馮亞麗說,這幾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對企業給予了很多關心和支持,但企業做大做強,關鍵在于自身的改革和進步。
[關注報告] 實體經濟和金融體制改革
“作為實體企業,我很感動報告中提到,要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,實行更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。”這次的十八大報告中有好幾處說到了馮亞麗的心坎里。
“比如毫不動搖鼓勵、支持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,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。”
馮亞麗說,希望民營經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公共領域的投資和建設。同時她也很關心深化金融體制改革,“民營經濟要發展,離不開金融支持。”
(今日早報 http://jrzb.zjol.com.cn/html/2012-11/11/content_1852720.htm)